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一角。 何顺 摄
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老、中、青三代科研人员在红壤改良林地考察。(资料图片) 何顺 摄
湖南日报记者 刘跃兵
青春,是喷薄而出的朝阳,是激情四射的年华,是多姿多彩的象征……5月2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:“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、追逐青春理想,以青春之我、奋斗之我,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,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。”
在湖南祁阳县文富市镇官山坪村,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的科研人员,以青春之我、奋斗之我,在贫瘠的红壤地上追逐青春理想,谱写青春之歌。
1 远去的青春,铸就“红壤站精神”
清晨,祁阳红壤实验站里刘更另院士的塑像,双眸凝视着几个铄金大字:执着奋斗、求实创新、情系三农、服务人民。
该站副站长文石林说:“这是一代又一代的祁阳红壤站人,用青春凝聚成的精神!”
1960年春,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群年轻人来到官山坪村,以火热的激情开辟红壤研究新领域。
祁阳红壤实验站第一任站长,是1961年从苏联留学回国的刘更另博士。从28岁到54岁,他的青春奉献给了这片红土地。
当时,官山坪村有超过一半的“鸭屎泥田”。这是石灰岩发育成的红壤低产田,平均亩产仅100多公斤。刘更另走访50多个村,召开140多次调研会,探索出“磷肥治标、绿肥治本”的改造“鸭屎泥田”技术。1964年,新技术在湖南省推广,改造水稻田400多万亩,增产稻谷1.8亿公斤。刘更另于1994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,也被人们称为“从鸭屎泥田改良中走出来的院士”。
上世纪80年代初,第二任站长陈福兴等人在调查中发现水稻“僵苗”现象,锲而不舍地攻克了这一难题,实现累计增产5亿多公斤。
第三任站长徐明岗,1996年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后,被分配到祁阳红壤实验站,多次累倒在实验室。第四任站长张会民对记者说:“我们一辈子就干好一件事情。”
文石林、秦道珠、王伯仁……在这里,从满头青丝到白发苍苍,他们青春无悔:“安心与土地和农民打交道,是搞土壤研究的科研人员应有的本分。”
岁月无声,青春远逝。祁阳红壤实验站人献出人生宝贵的青春,铸就“红壤站精神”,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:该站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2项,积累观测分析气象数据81万多个,发表论文400余篇,出版专著20部,培养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200余名,帮助农民累计增产粮食50多亿公斤,增收70多亿元。
昔日光秃秃的官山坪村,今天郁郁葱葱,打破了外国科学家对中国南方红壤地带因有机质缺乏将成为“红色荒漠”的预言。这漫山遍野的绿色,正是青春的色彩!
2 无悔的青春,追随榜样们前行
4月27日,几名年轻人在祁阳红壤实验站小麦对比试验田里连续观测了4个多小时。该站工会主席高菊生介绍:“‘80后’年轻人已经占到全站人员的2/3,是完成日常事务和从事科研当之无愧的主力军。”
今年38岁的副站长李冬初,在湖南农业大学读大四时,慕名到祁阳红壤实验站实习。当初,他从长沙坐火车到祁阳县,再坐农用车到镇里,从322国道83公里处徒步穿过湘桂铁路一个不起眼的小涵洞,沿着不足3米宽的泥巴路,来到祁阳红壤实验站。
李冬初回忆说:“到站后,就打着赤脚,跟老师下田监测水稻长期定位实验的情况。”
尽管工作生活条件艰苦,但李冬初脚踏实地,学到了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。2007年,李冬初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,没有去其他工作轻松、待遇更好的单位,而是向往祁阳红壤实验站。他说:“我觉得在这里更能发挥作用。”
2004年,湖南农业大学大四学生黄晶来到祁阳红壤实验站实习。“屋子阴暗潮湿,床也摇摇晃晃。”黄晶至今记忆犹新。
然而,为期3个月的实习,让黄晶内心震撼:在站里工作了20多年的实习指导老师申华平,为了节省时间,中午经常吃点饼干草草了事。而她实验室的灯光,每晚12时前从来没有熄过。还有英国、澳大利亚的农业专家,不远万里来到这里,热情地与祁阳红壤实验站人交流着最新的土壤科研成果……
后来,黄晶选择留了下来。在文石林等人指导下,黄晶找准了科研方向,养成了严谨的科研工作作风。他向记者介绍,一丘田划为10多个小格子,做对比实验。每个小格子都要方正,面积无差异。
2008年,中国农业科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、石家庄姑娘张璐,为做课题来到祁阳红壤实验站。这时,父母已经提前为她联系好了在石家庄市的工作单位。
“这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。”张璐说,她被站里浓郁的学术氛围、严谨的工作作风所感染。她毫无怨言地选择了这里,并与在站里写毕业论文的硕士研究生蔡泽江擦出了爱的火花。
“冬天没有暖气,春天特别潮湿,夏天蚊子很多,好几年才适应过来。”张璐苦中作乐地说,“儿子出生后,没有玩伴,整天跟着我们在地里玩。”
3 奋发的青春,向英国洛桑实验站看齐
创建于1843年的英国洛桑实验站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研究站,被称为“现代农业科学发源地”,那里的实验样土比黄金还珍贵。
“我们正奋起直追,力争把祁阳红壤实验站打造成为中国的‘洛桑站’。”祁阳红壤实验站副站长李冬初说。
2011年,1983年出生的蔡泽江在长期定位实验酸化严重处理研究中,发现一片不到20平方厘米的小麦长势特别好。于是,蔡泽江每天留心观察,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:这片小麦的根部四周,有很多像草一样的浅渣。蔡泽江高兴得跳了起来:这是有机物料!
蔡泽江紧接着采用秸秆还田、施用猪牛粪等方式,对防治土壤酸化开展长期对比实验。他发现,施用猪粪比秸秆还田对防治土壤酸化的效果更明显,更有潜力。这个试验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《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》上。目前,蔡泽江仍在深入研究。
而蔡泽江写第一篇英文学术论文花了3年时间,先后被国际学术期刊退回5次。然而,凭着不服输的韧劲,蔡泽江如今已在美国土壤学会会刊及德国、荷兰等国家土壤期刊上发表《氮循环与氧化亚氮排放》等6篇学术论文。去年,蔡泽江被北美华人土壤与植物学会评为优秀研究员,还参与了与英国洛桑实验站的合作科研项目。
每天,黄晶都起早贪黑在水稻实验田里忙碌着。这是他已经做了10年的水田肥力演变课题。黄晶着力寻找最佳的施肥配比与方式,从而更好地调整土壤肥力结构。
结合多年的科研实践,黄晶等人发现种植紫云英对改善水田肥力的良好作用。他撰写出《长期施肥稻田磷素演变》等科研论文,在《中国农业科学》上发表,完成了专著《红壤双季稻田施肥与可持续管理》。在黄晶等人的倡导和努力下,祁阳及周边县(市、区)推广种植紫云英40万亩,实现农业增产增收。
转瞬58载春华秋实,祁阳红壤实验站人一代又一代,用青春和汗水,耕耘在这片土地上,收获着大地丰收的喜悦。到目前,祁阳红壤实验站有5个长期实验迄今超过30年,是我国最早建立长期定位实验且长期实验数量最多的农业实验站,内容覆盖水田和旱地土壤肥力培育、肥料效益监测、生态恢复等。站内样品库保存着历史土壤样品1.2万多个、植株样品2000个,以及长期实验原始土壤12个、土壤剖面样品6个。2006年以来,该站的科研成果“红壤酸化防治技术推广与应用”先后在福建、广西、湖南、江西等地示范推广6327万亩,新增产值70.11亿元、新增纯收入46.75亿元,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祁阳红壤实验站人的青春,绽放在红壤地上,一如当地盛放的紫云英,低调而美丽。